张培祥北大才女(张培祥图片)原创司马观史2021-06-04 17:56
如果说苦难是一所大学,那么所有人都希望能从这所大学顺利毕业,修成正果,经历寒风刺骨的梅花,将会开得更娇艳,这对于张培祥来说,是如此奢侈,她在即将“玉妆于成”的时候,如流星般坠落,留给世人的,是那个尝尽人间万般痛苦,却在最美年华撒手人寰的才女形象,还有那篇获得北京大学首届校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的《卖米》。
湖南农家走出的北大才女
1979年10月6日,在湖南省醴陵市转步乡筱溪村老屋组,一位小女孩儿出生了,父亲为她取名叫张培祥。
张培祥出生在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,父亲张元贤体弱多病,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,她的母亲,自小患小儿麻痹症,一只手近乎瘫痪。一家人的生计,几乎都要依靠瘦弱且残疾的母亲来支撑。
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在很小的时候,懂事的张培祥就学会了为家庭分担生活的重担。她的自传体小说《卖米》,向人们展示了这个贫困家庭所经历的苦难。
卖米的小女孩
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,是没有美好童年可言的,扛下生活重担的童年,没有幸福可言。
除了种地,没有其它收入来源,多病的父亲在给稻田放水的时候,中暑了,只能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。他等待着家人上街卖米换钱来给自己治病,他不得不把放水的工作交给自己不满十岁的儿子,即使儿子担心自己也会中暑,父亲也没有妥协,因为他们没有其它办法。
年纪稍长的女儿,有更加重要的任务,那就是随同母亲背米上街去卖。卖米的地方,距离家里4里路,总共140斤大米,压在两个成年男子身上,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,何况,要背起这些大米的人,是一个残疾的农妇,和一个才十岁的小姑娘的肩上。
临出门前,父亲交待他们,自家的大米都是好米,要卖个好价钱。这充分说明这户人家的朴实与善良。
街上卖米的人很多,贩米的小贩挑剔地压低价格,为了总共三元钱的差价,母亲一直坚持着。最后,母女俩不得不不断放低内心的期望,直到太阳落山,也没有卖出一粒米。母女俩只好挑着米回家,决定第二天挑到十多里外的集市上卖。
多年后,考入北大的少女以这篇文章获得文学奖的时候,她已经无法知晓世人留下的感动泪水了,她的生命,定格在了24岁的最美好年华。
不向命运低头
正如《卖米》中描述的那样,一家人相依为命,过得非常凄惨。张培祥10岁的时候,在姑妈的帮助下,才重新走入校园,继续她最在乎的学业。
1991年,张培祥以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醴陵一中,6年后,张培祥再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。
幸运的背后,是张培祥热爱学习,不放过任何阅读机会的坚持,这为她的文学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北大校园内,她始终名列前茅,是天之骄子中的佼佼者。
本科毕业后,张培祥继续留在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。
文采斐然的“飞花”
90年代,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兴起,北大论坛成为了文学集结地。张培祥以“飞花”的英文名为笔名,先后发表了《飞花读红笔记》、《大话红楼》、《红楼十日谈》、《七种乐器》等或长或短的文集,成功蜚声北大论坛,成为大家眼中的才女。
美好未来似乎触手可及,命运却和她开起了最残酷的玩笑。张培祥被诊断出白血病。
这是绝症,但张培祥坦然面对,从未自暴自弃。2003年8月27日,张培祥带着遗憾,离开了人世,这一年,她才24岁,却再也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。
北京大学特意在八宝山菊厅为她举行追悼会,追悼会上,学院领导、班主任都来给她送行,校友撒贝宁,也是央视的当红小生,亲自来为她致以悼词。
她最出名的《卖米》,被誉为“可入选小学语文课本”的佳作。
这就是北大才女张培祥的故事,她的一生虽然短暂,虽然一直生活在贫苦中,但她的才华与乐观的人生态度,是那些生长于温室中的花朵,学不来的。
收藏举报4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