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脱帖木儿,又称为脱脱,元朝末年的政治家,任右丞相,曾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恢复科举制度、减轻剥削、主持编撰宋辽金三朝的历史,他的改革措施可以说是十分有成效,被后世之人赞誉为一代贤相,然而他最后的结局却十分悲凉,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。
脱脱帖木儿个人简介:
脱脱,亦作托克托、脱脱帖木儿,蔑里乞氏,字大用,蒙古族蔑儿乞人,元朝末年政治家、军事家。元朝元统二年,任同知宣政院事,迁中政使、同知枢密院事、御史大夫、中书右丞相。至元六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,大改伯颜旧政,复科举取士。至正三年,脱脱主编《辽史》、《宋史》、《金史》,任都总裁官。至正九年农历闰七月,复出为中书左丞相,至正十年农历四月,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,发行新钞票“至正交钞”,并派贾鲁治理黄河,成绩斐然卓著,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,被赞誉为“贤相”。
脱脱帖木儿的改革措施:
第一、恢复科举制度
在我国君主专制社会里,从隋唐开始,就采用开始的办法来选拔官员。元朝的时候实行比较迟,在伯颜当政时又被废除。脱脱为了稳定人心,扩大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,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科举。
第二、平反昭雪
伯颜掌权时倒行逆施,排斥、打击自己的对立面。他无限郯王彻彻秃有谋反企图,把他杀了。脱脱上台后,查明真相,为他平反昭雪,受到大小官员的赞扬。
第三、减轻剥削,放宽政策
伯颜时为政苛刻,百姓不堪其苦。脱脱上台后,下令免除百项拖欠的各种税收。脱脱还对汉人、男人放宽了政策,使民族矛盾得以缓解。
第四、主持编写宋、辽、金三朝历史
中国历来有修前朝历史的传统。元朝建立以后,宋金辽三朝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写过,脱脱为了完成这一任务,由他自己牵头,担任“都总裁”,邀请当时最著名的史学家欧阳玄、揭口斯等人参加。
脱脱帖木儿是怎么死的?
元朝后期即将亡国的时候政治黑暗又腐败,脱脱帖木儿辞掉宰相之后又复官了,提拔了哈麻,让他做中书右丞,不过脱脱比较看重的是左司郎中汝中柏,而不是哈麻。脱脱听说之后让他做宣政院使,而且不是主要的,是排在第三,所以哈麻和脱脱的梁子就结下了。哈麻毫不留情的把脱脱拖延皇太子册宝礼的事情夸大了,刻意挑拨皇家和脱脱之间的关系。后来干脆趁脱脱在外镇压农民起义,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皇上污蔑脱脱,皇上听信了那些说辞,脱脱就被贬了。大臣们都觉得脱脱是个好官,但是皇上被蒙蔽了,最终不仅贬脱脱的官,还连累到脱脱的孩子。脱脱被贬而流放,害他的人还不放过他,下毒将他毒死。脱脱被冤死后,不少大臣为他说情,皇上也抵不过了,最终还原了真相,脱脱的后代也得到了应有的官职。
对于脱脱帖木儿的评价:
脱脱贴木儿是元末著名政治家,他出身蒙古贵族家庭,是丞相伯颜的侄子,后随家族势力水涨船高,成为皇帝的亲信。随着权力加深,伯颜权盖君主,骄横而触众怒,脱脱顺势将其贬配,终致伯颜病死。之后,脱脱贴木儿成为右丞相,进行了很多利国利民的改革,史称“脱脱更化”,诸多脱脱贴木儿的贡献尽在其中。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深解百姓疾苦,下令减免税赋,并为缓解民族矛盾,也是让元朝恢复了不少的元气,历经沉浮,最终忠心耿耿、才智过人的脱脱为奸臣所害,被骗喝下毒酒死亡。脱脱贴木儿的贡献很多,是元末腐朽政治中的一抹亮色,所以后世尊称他为贤相,对他广为纪念。
柏举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506年的一次大战,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、快速取胜的成功案例,该战役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,并且在柏举击败了楚军20万主力部队战略楚都,从此楚国元气大上一蹶不振,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详细经过。
柏举之战的介绍:
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,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,在柏举击败楚军20万主力、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。在战争中,吴军灵活机动,因敌用兵,以迂回奔袭、后退疲敌、寻机决战、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。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、快速取胜的成功战例。
柏举之战的起因:
公元前507年,蔡国国君蔡昭侯、唐国国君唐成公,为报楚令尹子常的勒索和被拘三年之仇,背叛楚国,与晋、吴结盟,使楚北侧失去屏障。公元前506年春,应蔡国之请,晋、齐、鲁 、宋、蔡、卫、陈、郑、许、曹、莒、邾、顿、胡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18国诸侯在召陵会盟,共谋伐楚。同年农历四月,晋国又指使蔡国出兵攻灭楚之附庸沈国。楚国于同年秋发兵围攻蔡国。吴国君臣认为倾全力攻楚的良机已至,决定以救蔡为名,经淮道秘密绕过大别山脉,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,对楚国实施打击。
柏举之战的经过:
来势凶猛,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,回师防御本土。当吴军与蔡军会合后,另一小国唐国也主动加入吴蔡两军行列。于是,吴、蔡、唐三国组成联军,浩浩荡荡,溯淮水继续西进。进抵淮汭后,孙武突然决定舍舟登陆,由向西改为向南。伍子胥不解其意,问孙武:“吴军善于水战,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呢?”孙武答道:“用兵作战,最贵神速。应当走敌人料想不到的路,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。逆水行舟,速度迟缓,吴军优势难以发挥,而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,那就很难破敌了。”说得伍子胥点头称是。就这样,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,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关险隘,直趋汉水,深入楚腹地,不出数日,挺进到汉水东岸,达成对楚的战略奇袭。
当吴军突然出现在汉水东岸时,楚昭王慌了手脚,急派令尹子常、左司马沈尹戌、大夫史皇等,倾全国兵力,赶至汉水西岸,与吴军对峙。左司马沈尹戍鉴于分散在楚国各地的兵力尚未集结,易被吴军各个击破,难以阻止吴军突破汉水的防御;又针对吴军孤军深入,不占地利的弱点,主张充分发挥楚国兵员众多的优势,变被动为主动:向令尹子常建议:由子常率楚军主力沿汉水西岸正面设防。而他本人则率部分兵力北上方城,迂回吴军的侧背,毁其战船,断其归路。尔后与子常主力实施前后夹击,一举消灭吴军。
子常起初也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议。可是在沈尹戍率部北上方城后,楚将武城黑却对子常说:“如果等待沈尹戍部夹击,则战功将为沈尹戍所独得,不如以主力先发动进攻,击破东岸吴军,这样令尹之功自然居于沈尹戍之上。”大夫史皇也说:“楚人讨厌你而赞扬沈尹戍。如果沈尹戍先战胜吴军,功在你之上,你的令尹之位也就难保了。最好赶快向吴军进攻。”子常一听,觉得有理,于是改变与沈尹戌商定的夹击吴军计划,不待沈尹戌军到达,擅自率军渡过汉水攻击吴军。
吴国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,遂采取后退疲敌、寻机决战的方针,主动由汉水东岸后撤。子常中计,挥军直追。吴军以逸待劳,在小别至大别间迎战楚军,三战三捷。子常连败三阵,便想弃军而逃。史皇对他说“国家太平时,你争着执政,现在作战不利,你就想逃跑,这是犯了死罪。现在你只有与吴军拼死一战,才可以解脱自己的罪过。”子常无奈,只得重整部队,在柏举列阵,准备再战。
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18日,吴军停止后退,在柏举与楚军对阵。夫吴军先锋认为应先发制人,他对吴王阖闾说:“子常这个人不仁不义,楚军没有几个愿为他卖命。我们主动出击,楚军必然溃逃,我军主力随后追击,必获全胜。”阖闾不同意夫概意见。夫概回营后,对部将说:“既然事有可为,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,不必等待命令。现在我要发动进攻,拼死也要打败楚军,攻入郢都。”于是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,直闯楚营。果然楚军一触即溃,阵势大乱。阖闾见夫概部突击得手,乘机以主力投入战斗,楚军很快便土崩瓦解。史皇战死,子常弃军逃往郑国。
丧失主帅的楚军残部纷纷向西溃逃,吴军乘胜追击,到柏举西南的清发水追上楚军,阖闾欲立即展开攻击,夫概认为乘其半渡而击,必获大胜。楚军见吴军追至而未进攻,急于求生,争相渡河。待其半渡之时,阖闾挥军攻击,俘虏楚军一半。渡过河的楚军逃到雍澨,正埋锅造饭,吴军先锋夫概部追至,楚军仓惶逃走。吴军吃了楚军做的饭,继续追击。楚左司马沈尹戍得知子常主力溃败,急率本部兵马由息赶来救援。吴军先锋夫概部在沈尹戍部突然的凌厉反击下,猝不及防,一下被打败。吴军主力赶到后,孙武指挥部队迅速将沈尹戍部包围。尽管沈尹戍左冲右突,奋勇冲杀,受伤三处仍无法冲出包围。最后沈尹戍见大势已去,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。
楚军失去主帅,惨败溃逃。此后,吴军又连续五战击败楚军,一路向郢都扑去。楚昭王得知前线兵败,不顾大臣子期、子西的反对,带领亲信逃走。昭王西逃的消息传到军前,楚军立即涣散,子期率部分精兵赶去保护楚王,子西则率残兵西逃,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。柏举之战遂以吴军的胜利而告结束。
柏举之战的结果:
吴军攻占郢都后,进行了屠城,到处烧杀抢掠,引起了楚人的仇恨。伍子胥进入郢都后,寻得楚平王之墓,开棺并鞭尸三百,又寻找楚昭王。随国收留楚昭王,阖闾命随国交出,但随国因为占卜结果不利而拒绝。申包胥得知伍子胥鞭尸,派人指责伍子胥,并于公元前505年春到秦国求救。秦哀公命大将子蒲、子虎率五百乘战车联同残余楚军南下帮助楚复国,败吴军于沂,楚将子西也率兵于军祥击败吴军,秦楚联军也灭亡了吴的属国唐国。此时,越国乘吴国内空虚发兵进袭吴都,夫概又企图夺取王位,吴王阖闾被迫于同年九月撤离楚地,引兵东归。楚国虽然复国,但元气大伤,一蹶不振。
柏举之战的影响:
柏举之战是我国古代一次极其经典的战役,在其中体现出来的军事思想到现在依然指导着人类的作战。吴人一是采用三分其军,轮番击楚的战略,在大别山以东淮南方向疲敝和消耗楚军;二是在楚人注意力集中于大别山正面后,集中全国精锐兵力,对楚国侧翼实施迂回,实施战略奇袭。这两个举措牢牢把握住了战略上的主动权。三是进入楚境作战后,采取“示形动敌”的手段,将楚军骗出原有坚固防御阵地;四是在敌国境内采取“后退诱敌,聚而歼之”的手段打击楚军;五是在决战中击败楚军后,马上发起深远追击,不给楚军重整旗鼓的机会,连续作战,连续打击。这三个举措使得吴军在战役攻坚阶段也牢牢把握主动权,调动楚军,化难为简,实施打击。以上几点都是吴军首创或汲取先人经验进一步改进发扬,可以说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创举,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吴人整个战争行动处处闪烁着《孙子兵法》智慧的光芒。